十二平均律是什么
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,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,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,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。功能不同 十二平均律是指八度的音程(一倍频程)按频率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,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小二度。
要介绍《十二平均律曲集》,就得先介绍什么是“十二平均律”。而要介绍“十二平均律”,就得先介绍什么是“律”。“律”,即“音律”(intonation),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,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,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平均律是把一个八度平均切成12份,它是一种人工的律制。此外现在常用的还有五度相生律:C-G-D-A-E-B-#F-#C-#G-#D-#A-#E-#B(C),用2/3的黄金分割来连续获得12个音。此外还有三度相生。
十二平均律起源于中国明代,由音乐理论家、数学家朱载堉创造的。朱载堉 (公元1536-1610年),字伯勤,曲山人,明仁宗后裔,郑恭王朱厚安之子。他不重视头衔,致力于学术研究。万历十二年(公元1584年),他撰写了《律学新说》,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。
十二平均律是中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。朱载堉(公元1536-1610年),字伯勤,号句曲山人,是明仁宗后裔、郑恭王朱厚烷之子。他不重爵位,潜心学术研究,著述宏富。万历十二年(公元1584年),他写成 《律学新说》 ,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。
转载请注明:乐动·LDSports(中国)体育官网 » 比赛数据 » 乐音比分,音速比分网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